广安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广安”之名沿袭至今。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是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前沿、改革前沿。广安山水环绕,风光秀美,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广安交通便捷,沪蓉、包茂、兰海、遂广、巴广渝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襄渝、兰渝铁路纵贯全境,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全国“五纵七横”交通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周边1小时车程内,重庆江北和南充高坪两座机场连通世界。正加快推动广安普安机场建设,2027年西渝高铁(经广安)建成,将实现高铁最快22分钟至重庆中心城区,70分钟至成都,90分钟至西安。
广安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验收的地级市,是部省共建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主城区有6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小学,3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中学。
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是正在筹建的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厅主管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里——广安市,坐落在官盛新区狮子山麓,毗邻官盛湖,距离即将建成的高铁站——广安东站5公里,距离广安市市中心3公里,距离高速出口2公里,1公里范围内有优质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采用院落式布局融山汇水,校园建筑传承南宋时期历史风韵,风貌独特。学校将于2026年面向全国招收首批本科生。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川渝理工名校”为目标,在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援建下,按照“名校支援、名师担纲、名企合作”的建设思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设置学科专业,高起点打造师资队伍,高水平搭建科研平台,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类 顶尖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第二类 领军人才
1.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持证);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前三);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专利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
4. 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
5. 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第三类 拔尖人才
1.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国家重要领域青年科学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
2. 省部级及以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普及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一);
3. 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第四类 骨干人才
1. 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 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优秀基金获得者;
3. 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获奖者(排名第一);
4. 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5. 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第五类 优秀青年人才
A类人才
具有研究生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00的高校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其中国(境)外博士后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②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且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B及以上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近五年取得A级成果1项及以上人员;③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近五年取得两个类别A级成果及以上人员。
B类人才
具有研究生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前200的国(境)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其中国(境)外博士后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②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且近五年取得A级成果1项及以上人员;③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C类人才
具有相关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D类人才
具有研究生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前200的国(境)外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人员;②“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取得全日制硕士学位人员;③非“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取得全日制硕士学位并取得A级成果1项及以上人员。
第六类 高水平人才团队(3人及以上)
带头人学术造诣高,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教学科研能力强,团队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获得同行高度认可,团队平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且团队成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博士学位人员不少于60%)。
第七类 其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学科专业相关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能够胜任高校教师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年龄可放宽至55周岁。
2.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银牌、铜牌获得者,国家级大国工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天府工匠获得者。
3. 其他国家或省级相当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