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市,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属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也是国家“985创新平台”建设的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500多人,正副高级职务的教师1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名。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7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400余人(其中博士生1400多人)。

学校学位授权点门类齐全,覆盖了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61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工),7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工、农、医、法),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按二级学科计)、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还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国家科研基地”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正处在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以特有的宽广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态度,真诚期待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二、招聘计划及待遇

1、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应聘条件参见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除享受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应聘条件参见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除享受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青年千人计划项目

应聘条件参见中组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除享受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在聘期内提供不低于1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年薪20万元以上(税前收入);住房补贴(含安家费)60万元以上;办理家属随迁、子女入学(托)手续,协助安排配偶工作。

2、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应聘条件参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 特聘教授待遇 

除享受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配套科研经费不低于200万元,聘期内年薪40万元以上(税前收入),人事关系转入并全职来校工作者,学校提供120m2以上的高标准教师公寓或住房补贴(含安家费)60万元以上,并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入托等。

“长江学者”聘期已满且考核优秀的享受“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相关待遇。

● 讲座教授待遇 

除享受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讲座教授来校工作期间,学校提供120m2以上的高标准教师公寓。

3、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在45岁以下,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优先考虑。

● 特聘教授待遇 

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聘期内提供科研经费理工类不低于5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20万元;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每年享受校级特聘教授激励岗位津贴6-8万元;聘期内也可实行年薪制,年薪为20万元以上(税前收入);提供公寓住房或住房补贴(含安家费)40万元以上。同时办理家属随迁、子女入学(托)手续,协助安排配偶工作。

● 讲座教授待遇

聘期内每年应在我校工作3个月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得少于2个月,享受华东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奖金每人每月2万元人民币,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讲座教授来校工作期间,学校提供高标准教师公寓。

4、优秀青年拔尖人才或学术骨干

学术业绩明显超过我校本学科同类人员平均水平,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获得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者优先),原则上至少还要具有国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经历,接近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或青年千人计划的要求条件。

根据人才的科研需求和发展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领域资助20~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资助15~30万元。除享受规定的工资、保险及福利待遇外,享受学校岗位激励津贴每年2-5万元,进校后连续3年享受每月600元的博士津贴。聘期内也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实行年薪制,年薪为(按人才评估结果)为15万元/年以上(税前收入);住房补贴(含安家费)30万元。

5、师资博士后

身体健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具团队协作精神,优先聘用在海外高水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及有长期海外研修经历人员。应届毕业博士学位申请人一般应小于30岁,有博士后经历申请人一般应小于33岁。(人文社会学科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师资博士后人员属学校占正式编制的专任教师,待遇按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政策执行。

以上详细事宜请访问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网站:

http://personnel.ecust.edu.cn。

Copyright©100zp.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版权所有